[风险提示]刷单诈骗出现新变种,“杀伤力”倍增

发布日期:2025-08-19 15:20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甬派

刷单诈骗,在所有类型的电诈中,常年霸占发案总量“榜首”。

在最近公安部刑侦局公布的20个电诈“高危关键词”中,第5个“刷单做任务”和第6个“桃色小卡片”备受关注。两者说的就是一件事——刷单诈骗。

甬舟两地警方联手,拦截运送现金的车辆。本文图片由宁波各地公安提供

以镇海警方近期成功劝阻的一起电诈案件为例,受害人就是遭遇了“刷单组合型骗局”。

镇海公安分局收到一条来自舟山的协查请求。舟山金塘派出所接到高危反诈预警信息,其辖区一居民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携带着4万元现金,驾车往镇海而来。镇海蛟川派出所顺利将目标车辆拦下。原来受害人遭遇了刷单诈骗,骗子忽悠他取现,并且自驾将现金送往指定地点。多亏甬舟两地警方及时出手,制止了这起电诈。

“现在的刷单诈骗,早就和以前不一样了。”反诈民警表示,1.0版本时,刷单诈骗套路简单,多以“打字兼职”为名进行“钓鱼”,然后以“返利”忽悠受害人转账,手法简单且涉案金额通常不大。

后来,刷单诈骗“进化”了,出现2.0版本:骗子开始以各种名目诱导受害人转账“做任务”,前期给予小额返利。当受害人大额转入资金后,骗子随即切断联系。如今,随着“刷单+”概念盛行,3.0版本也出现了:刷单+投资理财、刷单+网络赌博、刷单+桃色陷阱、刷单+冒充军人婚恋交友诈骗、刷单+福利卡券……这些新变种让其“杀伤力”倍增,同时发案量也大幅增加。可以这么说,刷单诈骗之所以长期排发案量第一位,原因就是它是多种类型电诈的综合。

“骗子先是投放各种涉诈二维码,引诱受害人扫描。受害人一旦扫码,被拉入群后,群里一堆托联合起来‘演’骗,让受害人产生错觉——以为这是一个发财的机会。”反诈民警说,就这样受害人越陷越深,最终被“客服”忽悠着去取大笔现金并转交给电诈“工具人”。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刷单诈骗的受害人如今是全年龄段的,“荼毒”甚至波及未成年人。北仑前不久就有一起未成年人使用儿童智能手表刷单被骗的案件。

防范刷单诈骗,核心要诀就是“不贪”!

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任何宣称“轻松赚大钱”“无门槛高回报”的信息,均要保持高度警惕。同时,记住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其次,不要点击陌生链接,不要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不要下载陌生人“推荐”的APP。另外,无论对方编造多么合理的理由(如需要资金做任务、账户验证、解冻资金等),坚决不向任何陌生个人或对公账户转账汇款。最后,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如遇到疑似刷单诈骗的情况,拿不定主意时,及时与家人、朋友沟通商量,或向公安机关咨询,避免当局者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