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
| 详情 |
[宁波鄞州]鄞州区宁丰社区:践行“诚信+” 打造基层治理新标杆 | |||
| |||
近年来,东郊街道宁丰社区以“党建统领,全域治理”为核心理念,以“诚信+”品牌为抓手,探索出一条“睦邻互助、自治共享”的现代化治理新路径,让居民在诚信文化的浸润中,共享社区发展的丰硕成果。 打造“诚信载体” 架起便民连心桥 在宁丰社区有一家“诚信超市”,自2016年开业以来,它就像一颗诚信的种子,生根发芽。如今,它更是带动周边形成了“诚信街区”,让诚信之风浸润整个社区。 走进“诚信超市”,这里空间不大,仅15平方米,但布局精巧,功能齐全。自购区的诚信货柜上,整齐摆放着近百件日用品。尺子1元、钥匙扣0.5元……这些商品的价格都清晰标注着,仔细观察,货柜上还陈列着一些市面上少见的“老物件”,如板刷、热水瓶塞子等,这些实用的小东西深受社区老年人喜爱。 “我就爱来这儿买东西,板刷3元钱,又便宜又好用,关键是方便。”社区居民张大爷一边选购板刷,一边笑着对记者说,“这里好多东西外面都不好找,来一趟就能解决不少日常小需求。” 宁丰社区社工王麒舒介绍,该小区是一个安置型小区,有1448户居民,以老年人居多,“诚信超市”日常由志愿者轮流负责开关门和整理物品。 “诚信超市”没有收银员,也没有监控摄像头。居民自行选购商品后,只需在“诚信货柜收款箱”自觉投币或扫码支付。 令人感动的是,每次清账,实际收入总会超出应收收入。有的居民投整钱不找零,还有人特意多付钱,就为了支持超市运营。8年下来,超市累计盈余1207.1元。不少居民还慷慨地将自己的闲置物品捐赠给“诚信超市”,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便利。 2021年,应居民需求,超市进行了升级,新增 “一元租赁”区。在这里,居民花一元就能租到爬梯、血糖仪、轮椅等日常用品,使用期限为一周。志愿者王晓斐捐赠了一把全新轮椅,她说:“这轮椅我们家用不上了,小区里老人多,行动不便,他们外出时临时借用很方便。” 从“诚信超市”延伸,一条约150米长的“诚信街区”悄然形成。街区里,长者单车免费租赁、花坛座椅、小爱充电、便民告知栏等设施一应俱全。这些设施,处处体现着社区的贴心,也展现着居民间的互信互助。 街区还设有“枫邻享吧”诚信便民小屋。这间小屋为老人、居民和外卖小哥提供法律咨询、健康义诊、盲人推拿等每日便民服务,成为展示社区诚信文化的重要窗口。 宁丰社区党委书记张孝渊介绍:“诚信街区就是要让大家感受到便利和信任,这些设施都是根据居民需求设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服务,让诚信理念融入居民生活的点滴。” 不仅如此,社区还有多个场馆也体现着诚信理念,包括社区文化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馆、社区邻里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这些场馆倡导诚信使用、诚信服务、诚信文化理念,并将这些理念融汇于场馆主题功能建设。 看着社区不断落成的这些诚信载体,王阿姨深有感触:“大家都讲诚信,互帮互助,社区就像个温暖的大家庭,处处充满浓浓的人情味,住在这里很踏实、很幸福。” 从一间小小的“诚信超市”,到一条温暖的“诚信街区”,再到多个充满诚信氛围的场馆,如今诚信的种子已经在宁丰社区的每个角落开花结果。 汇聚“诚信达人”传递社区正能量 宁丰社区里,近380名“诚信达人”用行动传递温暖。他们有的是社区里的宝藏能人,有的扎根社会组织,有的来自志愿者队伍,还有的来自共建单位。他们以点滴行动书写诚信篇章,成为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平日里,他们或树立好人好事榜样,或开展才艺互助教学,或编排文艺作品展演,或组织常态化便民服务。在一次次交流与活动中,他们将诚信理念融入点滴细节,生动诠释“诚信参与,从我做起,共建家园”的美好愿景。 阎晨波是宁丰社区“小乐惠”互助工坊负责人,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她就会来工坊,认真查看企业发来的订单信息,详细记录订单需求,包括制作要求、货品价格以及交货时间等关键细节。接着,她会依据居民线上认领手工货物的订单数量,按照订单详情确认原材料的发货进度,确保能够按时开工。同时,她还会耐心地在线上为居民讲解加工要求。 原材料确定后,阎晨波迅速组织收货、搬运货品,仔细清点数量并检查质量。一旦发现问题,她会立即与企业联系协调解决。处理完收货事宜后,她又紧锣密鼓地将部分初步加工好的货品进行分装,为居民前来领取材料做好前期准备。 阎晨波的辛勤付出,不仅为社区居民搭建起一座连心桥,更凝聚起一个充满爱心的互助同盟。虽然每次手工活的收入不算丰厚,但她为居民创造了宝贵的增收机会。这份贴心与奉献,让社区居民对她满怀感激与敬意。 盲人推拿师赵国荣从业已20余年,他不仅是社会“枫邻享吧”公益服务主理人之一,更是社区里的诚信典范。每周两次,他雷打不动地参与社会公益推拿服务。“虽然我眼睛看不见,但我的双手能感知大家的需求,更要用诚信的服务回馈社会。” 赵国荣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的初心。 此前,他还将推拿服务所得的1000元善款捐赠给困难残疾人,他说:“我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现在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需要帮助的人出一份力,这是我对社会的承诺。” 80多岁的徐祖祺是“老扳手”志愿服务队成员,也是居民们信赖的“维修达人”,这些年,在徐师傅手里维修过的电风扇不下百台。一把扳手、一个工具箱,就是他服务社区的全部装备。“只要我还干得动,就会一直帮大家维修,说到做到。” 徐祖祺坚定地说。 除了上述几位达人,宁丰社区还有许多用诚信温暖他人的身影。擅长珠串制作的周雪军,不仅免费教社区居民珠串技艺,还将义卖所得款项捐赠给公益事业;擅长书画的胡煜璋,经常在社区开展书画教学活动,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技艺;精通园艺和手工编绳的沃爱美,带着居民一起装点社区环境、制作手工艺品;二胡演奏达人周国培、薄云宝、王才良,经常为居民演奏和教学,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 他们用各自的特长,践行着诚信与奉献的精神。 这些“诚信达人”的事迹,是宁丰社区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居民参与诚信实践,社区诚信氛围日益浓厚,邻里关系更加和谐。未来,宁丰社区将持续发挥诚信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更多形式丰富的诚信活动,让诚信之花在社区持续绚烂绽放。 融入“诚信理念”绘就治理新画卷 在宁丰社区,诚信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日常,社区积极探索社区治理创新,将诚信理念深度融入治理实践,依托“文化、便民、议事”三张清单,以诚信为引领,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养,推动社区治理朝着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诚信理念引领人人志愿好风尚。宁丰社区在建设志愿者团队时,始终将诚信守则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建立健全的志愿服务体系和积分制度,把诚信与志愿服务时长紧密挂钩,有效激发了志愿者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在垃圾分类督导现场,志愿者们风雨无阻,手持夹子和垃圾袋,仔细分拣每一件垃圾,用行动诠释对环保承诺的坚守。夜幕降临,“小喇叭晚呼”反诈行动中,志愿者们走街串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居民讲解反诈知识,用真诚守护居民的“钱袋子”。在“五水共治”、文明实践、巡河护绿等活动现场,总能看到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以365天如一日的坚持,汇聚成推动社区治理的强大力量。 诚信理念构建人人共建的家园,让居民成为社区建设的主角。舟宿云庭小区内,每一支治理小组的组建,每一处“共享盆景园”的打造,都承载着大家的诚信承诺。 起初,居民们对“共享盆景园”心存疑虑:盆景会不会丢失?能不能养好?谁来管理?但大家用实际 行动打消了这些疑虑。这里,有居民主动承担起日常养护工作,还建立了养护日志,详细记录每一盆植物的生长情况。其他邻居纷纷响应,自发组成管理小组,为居民提供托管、咨询、除虫治病等服务,帮助解决养护难题。如今,“共享盆景园”繁花似锦,成了邻里交流的温馨角落。 诚信理念引领大家共同探索社区治理新思路,“枫邻”议事厅成为凝聚共识的桥梁。“议事”清单聚焦社区治理重点,以公开透明的方式邀请居民参与社区发展规划。舟宿云庭小区2幢楼道前体育新空间这一位置作为适合居民运动健身的场所,却因为各种原因闲置。针对这一问题,社区党委联合城管、物业,多次召开居民议事会,倡议改造体育新空间场所。 在议事过程中,居民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居民认为改造是好事,但得保证器材质量,选些安全耐用的,别用没多久就出问题。还有居民建议最好能划分不同功能区,有专门跳广场舞的地方,也有给孩子们玩耍的角落。社区工作人员耐心倾听每一位居民的意见,以诚信为纽带,引导大家换位思考,寻求共识。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征求意见,经过反复沟通协商,大家最终达成一致,一片破败角落成了居民休闲运动的金角银边。在反复沟通、逐步推进的过程中,诚信成为连接彼此的桥梁,增进了居民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为基层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居民代表王先生感慨地说:“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以诚相待,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也愿意为了社区的安全和便利做出妥协。正是这份诚信,让我们顺利解决了难题。” 不仅如此,两小区部分楼幢外墙脱落维修、舟宿云庭小区和宁丰铭庭小区垃圾分类智能柜选址问题,也在“枫邻”议事厅得以商议解决。社区组织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共同探讨,还邀请专业第三方和职能部门进行指导,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推动问题妥善解决。这一件件共谋自治的事例,为基层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宁丰社区,诚信的力量还体现在丰桥矛调社、“枫领·暖杯”“诚悦早读”、一元红枫公益吉市等多个地方。它们就像满天繁星,共同点亮了社区诚信治理的星空。 未来,宁丰社区将继续深化“诚信+”品牌建设,围绕“党群资源三片三链”进行统筹管理,打造更多诚信载体。张孝渊表示:“诚信是社区的底色,更是治理的基石。我们将以诚信为媒介,凝聚更多力量,共同书写社区现代化治理的新篇章。”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文章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