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
| 详情 |
[市人力社保局]三管齐下完善欠薪治理信用制度 | |||
| |||
近年来,欠薪问题成为中国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工资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欠薪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2021年11月,人社部公布《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暂行办法》,为健全欠薪治理信用制度体系,完善欠薪治理模式,强化信用惩戒手段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推动作用。为贯彻落实好这项制度,宁波市积极创新,推出联合执法、“薪安保”、“甬薪精管”平台、“广普法+精准达”等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 具体做法 一、构建“早预防+联合办”的监管格局 通过制定“一套清单”,建立“联合交底”机制,每两月向欠薪隐患大、线索多的属地基层政府和企业“点对点”送达“通报提示单”,压实施工单位“无欠薪六项制度”责任。联审“一张榜单”,建立多部门联查联惩机制,并在跨部门、跨领域协作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开展联合执法,提高执法效能,增强联合打击力度,加大对联合惩戒对象的检查力度,严惩恶意欠薪行为。同时实施“红黑榜”信用评价,对列入“黑榜”企业从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资质管理、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限制。 二、创新“市场化+数字化”的治理模式 探索“一批试点”,以市场化方式探索欠薪履赔和追偿机制,实施“薪安保”保险试点,对每个总包单位、劳务单位等设置专属对接人,以便及时启动风险预案并进入风险化解程序;依托区块链赋能,研究数字人民币,探索试点“保理+数币”欠薪治理模式,推动建立农民工群体电子钱包。升级“一个平台”,迭代升级“甬薪精管”平台,打造数字化智能监管体系,建立欠薪线索件移送办理机制,实现对全市2100个项目的农民工工资发放、用工管理、专户预警等全过程闭环监管。通过试点,促进规范建设工程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进一步建立起管理高效、责任明确、流程细化的农民工工资支付风险保障机制,以市场化方式有效预防并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提高建筑企业发展运作的稳定性,助力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拓展“广普法+精准达”的服务机制 主动赴工地、建设单位开展“开工第一课”“工程千里行”等普法宣传,聚焦全国两会、亚运会等重要时段,组织劳动用工“以案说法”岗前教育,现场解决欠薪问题,向企业管理者、农民工推送用工规范、维权服务短信,引导企业依法用工和农民工理性维权。紧盯房建项目、人力资源机构、教培机构等重点领域,通过维权告示栏、农民工安全帽、零工市场(驿站)、线上线下媒体等渠道,宣传推广市“安薪码”线索平台,实现一般性欠薪问题“一扫受理、七天快办、半月结案”,欠薪线索件动态办结率达100%。 应用成效 随着欠薪治理信用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有效解决了因建设工程领域工程款结算纠纷、“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等风险因素引发的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切实保障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通过“薪安保”方案,进一步防范化解了因劳务分包和专业承包导致的农民工工资支付风险。 欠薪问题的有效治理,不仅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劳动者的收入有了保障,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同时企业的意识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诚信经营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更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因此,企业在工资支付方面更加重视,主动防范欠薪行为的发生,社会矛盾不断减少。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