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镇海]镇海区构建“三合安商”机制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发布日期:2024-06-04 17:30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镇海区信用办

为切实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红利,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在全区搭建首个“安商中心”益企平台,通过“综合查一次”“联合管一次”“整合帮一次”的“三合安商”工作机制,着力构建“事前预防、事中处置、事后帮扶”的“一站式”助企链条。今年以来,安商中心已累计开展执法检查23次,减少扰企次数50余次,共出动3500余人次完成356家企业的联合大排查,指导督促企业前置化解1500余项风险。

一是“综合查一次”,全域构建检查机制。依据“成熟一批、确定一批”“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选取企业、餐饮店铺、建筑工地等8类涉及多部门检查的对象,梳理首批21个执法检查事项,制定“综合查一次”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和分期分批发布。截至目前,该镇街共开展联合专项整治行动5次,通过志愿服务折抵罚款12起,作出“首违不罚、轻微免罚”15起,发出志愿服务倡议书300余份。下一步将探索设定“周五企业不扰日”,除重点任务等,不以任何形式开展执法、检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在原有预约检查基础上,新增“企业自主预约”模式,即:企业根据自查发现的隐患点和薄弱环节,申报预约,请执法部门开展上门检查,切实提升检查质效。

二是“联合管一次”,全面深化治理联动。建立“红黄蓝”三张牌机制,根据行业特点、执法类别等对企业分类管理。“红牌”解决环保、安全生产问题,对违法行为开展系列专项整治。“黄牌”针对轻微违法行为,鼓励从事社会志愿服务“折抵”处罚。“蓝牌”针对首次轻微违法,建立首违不罚清单库,目前第一批已纳入12项涉企行政处罚事项。此外通过安商中心指挥调度驾驶舱,依托无人机、危化品道路运输监管平台、餐饮数字治理平台等非现场巡查方式,开展“大数据+”智慧执法,实现案件数字化实时管理、隐患问题线索提前研判,做到“有案必查、无案不扰”。如,通过该区危化品道路运输监管系统平台提示,某物流公司装运一车碳五从镇海运往泉州,安商中心指挥调度驾驶舱提前研判线索,工作人员通过电子运单、行车轨迹数据对比分析,发现该车当日实际目的地为漳州,及时发现了虚假制作危险货物运单违法行为并完成处罚。

三是“整合帮一次”,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广罚后“案件回访”,对问题跟踪治疗,提供延伸服务。每月召开联络员会议,结合案件回访发现的问题,集中梳理企业需求纳入责任清单。依托“大综合一体化”机制,统筹多个行业主管部门对责任清单实行联合推进督办。全区首创汇编《“三合”安商法律风险告知手册》并向企业发放,其中纳入典型案例8则、法律风险告知清单20条、企业用工法律风险30问。对于已经违法并已被行政处罚的企业,建立“一企一策”,发送精准合规建议,全流程开展指导帮扶,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引导企业准备材料、在线申报,为企业简化信用修复流程4项,帮助辖区内12家企业重新擦亮“金名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