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镇海]镇海区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发布日期:2023-08-21 09:00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镇海区信用办

镇海区紧紧围绕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以“信用+”场景建设为载体,不断提升政府部门为企服务能力、创新监管机制、优化金融服务供给,切实增强民营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创新政务助企空间,政府服务再升级。一是“一键上门帮办”助企服务零障碍。针对企业项目远程办事需求,开通全省首个“网约式”政务巴士,打造企业工厂间的政务服务移动大厅。截至目前,已建立基层站点、产业园区和大型国企8个巴士驿站,进园入企服务近80次,助力10000余名企业员工厂区现场办理政务事项,办事提速近七成。二是“项目码上智办”助企提效零成本。以“投资码”为项目身份证,打通多套业务系统,有效提升前期效率近五成,化解堵点难点45个。采取承诺制立项文件“容缺受理”模式,平均项目招标节点进度节约近20天,“不见面”开标时间缩短至75%,降低交易成本1104万元。三是“亲清政商互动”助企纾困零距离。创新探索“政务服务+直播”模式,推出亲清直播间,已开展助企惠企在线直播8场,实时在线解答各类问题100余个,输送助企纾困政策260余条。开辟线下政务会客厅,畅通政企互动渠道,提升服务效能。

二、完善信用评价体系,行业监管再升级。一是“三级四色”加强食安智控。镇海区依托“信用+阳光餐饮”数字化监管平台,首创全省创新性食安指数“三级四色”积分评价体系和“五化”共治共管模式,引入全省个体工商户公共信用评价数据,强化餐饮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以宁大步行街147家商户为先行试点,已在辖区内3条街区复制推广,2000余家街区餐饮单位接入平台。二是“三色码”提升危运治理。镇海区以危化品道路运输长效治理为重点,通过不断迭代升级“安全信用+危化运输”平台“红黄蓝”三色码评价机制,切实提升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水平。区域内违章数量从每天800起以上下降到每天50起以下,危运安全事故零发生。危化品道路运输规模从820万吨/年上升到1200万吨/年,区内民营化工企业投资、产能,效益显著提升。三是“地企双评”深化亩均效益。全省率先探索“地企双评”模式,对工业宗地采用排序和亩均税收划档两种条件相结合的办法认定评价等级。全面实施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政策,深化存量低效企业整治。今年以来,累计整治高耗低效企业44家,低散乱污企业92家,实施落后产能淘汰项目30个,进一步提升经济效能,为优质企业拓展发展空间。

三、打造诚信惠企品牌,银企合作再升级。一是做优助农惠企金融服务创新。镇海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信用体系建设,上线“信用+农合联”应用场景,为精准利农、融资助农等政策的实施落地提供数据决策依据和便捷渠道。应用试运行以来,已为我区153家农户累计授信1.5亿元。推出“丰收信农贷”产品,对线上会员实行部分(利息总额的10%)政策性优惠贷款贴息,已发放信用贷9笔,发放贷款0.14亿元。二是做实基础普惠小微信贷投放。坚持开展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极速行动,全力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为小微企业提供普惠信用贷款余额109.49亿元,余额较年初新增18.44亿元。三是做好百家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推出2023年百家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活动,优化金融服务供给,加大专精特新企业信贷资源的有效投放,提供最高300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今年以来,已为39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贷款5.07亿元,较年初新增1.57亿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