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生态环境局慈溪分局以“双随机”执法检查为基础,结合企业环境信用评级采取分类监管模式,推动监管方式和营商环境实现“双优化”。
一是信用评级分类监管。将纳入“省行政执法互联网+监管平台”中的企业根据环境信用评级划分为“特殊、重点、一般”三类,每季度按照“特殊对象30%、重点对象25%(全年覆盖)、一般对象75家次以上”比例构建差异化监管模式开展“双随机”检查。截至目前,共计4952家企业纳入分类随机抽检名单,累计开展执法检查企业588家次,发现问题180家次,已落实整改175家次。
二是树立标杆正向激励。按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原则,对环境管理水平高、环境评价信用好、资源要素产效高的企业,优先纳入正面清单管理。正面清单管理企业实行非必要不开展现场检查,并通过在线监控等方式开展线上巡查,对发现的问题由企业先行核查并限期上报自查整改情况,推动环境监管由传统的“以罚为主”向“正向引导”转变。目前,共计8家企业已列入正面清单管理。
三是靠前帮扶信用修复。建立信用修复工作机制,对违法行为认定满一年、具备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通过主动靠前指导、主动服务,帮助企业通过“浙里办”APP完成信用修复申请并及时审核,切实解决环境失信企业因失信扣分而无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银行贷款受阻等问题。截至目前,已指导7家企业完成环境信用修复。